1、什么是肺纤维化?
肺纤维化(pulmonary fibrosis,PF)是一种以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ECM)取代正常肺组织为特征的慢性炎症性间质性肺疾病。其组织病理学以肺泡上皮细胞完整性破坏、成纤维细胞激活及肌成纤维细胞增殖和大量ECM聚集为特征。分为特发性肺纤维化(IPF)与继发性肺纤维化。最常见的是特发性肺纤维化(IPF),IPF的中位生存期仅2-4年。肺纤维化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目前公认的是肺纤维化的发生和发展可归因于各种刺激对肺泡上皮细胞重复损伤后的异常修复[1-3]。
2、动物模型的选择
动物模型可采用博来霉素(BLM)、钴60辐射、二氧化硅、胺碘酮、百草枯、油酸等来诱导肺纤维化。博莱霉素是一种抗肿瘤药物,PF是主要的不良反应。在体内,BLM与金属离子如Fe2+和活性氧结合形成一种假酶,与DNA结合,然后通过产生过氧化氢自由基和羟基自由基破坏DNA。这样,肺泡上皮细胞直接受损,发生炎症反应及纤维化[4]。博来霉素诱导的PF模型最能代表人的症状,因此被广泛应用。因大鼠与小鼠价格便宜,最为常用。
3、龙传生物小鼠肺纤维化模型
气管内给予博来霉素诱导肺纤维化模型,小动物存在不耐受、死亡率较高等问题。我们龙传生物采用无创伤气管内给予博来霉素,诱导小鼠肺纤维化模型,可实现造模后21天~28天0死亡,并在肺部形成比较明显的肺损伤及纤维化改变的病理特征。我们的肺纤维化模型可满足相对较长的给药周期,为肺纤维化的新药筛选及评价提供了更可靠的动物模型。模型数据见图2~图7。
肺纤维化模型示意图
体重
存活率
肺组织H&E染色与Masson染色
肺损伤评分
肺纤维化评分